5. 共识算法
5.1. 共识算法简介
共识算法是指在分布式场景中,多个节点为了达成相同的数据状态而运行的一种分布式算法。 在分布式场景中,可能出现网络丢包、时钟漂移、节点宕机、节点作恶等等故障情况,共识算法需要能够容忍这些错误,保证多个节点取得相同的数据状态。
根据可容忍的故障类型的不同,可以将共识算法分为两类:
容忍宕机错误类算法(crash fault tolerant consensus algorithm),可以容忍网络丢包、时钟漂移、部分节点宕机这种节点为良性的错误。常见算法有 Paxos、Raft。
容忍拜占庭错误类算法(byzantine fault tolerant consensus algorithm),可以容忍部分节点任意类型错误,包括节点作恶的情况。常见算法有 PBFT、PoW、PoS等。
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,又可将共识算法分为公链共识、联盟链共识两类。
5.1.1. 公链共识
公链的特点是节点数量多且节点分布分散,主要使用的共识算法有PoW和PoS,这两种共识的优点是可以支持的节点数量多,缺点是TPS较低和交易确认时间长。
5.1.2. 联盟链共识
联盟链的特点是节点之间网络较为稳定且节点有准入要求,根据需要容忍的错误类型可以选择Raft和PBFT类算法,这类算法的优点是TPS较高且交易可以在毫秒级确认,缺点是支持的节点数量有限,通常不多于100个节点。
5.1.3. 公链共识和联盟链共识的对比
共识 | 支持的节点数量 | TPS | 交易时延 |
---|---|---|---|
公有链共识 | 10000+ | 10+ | 10min+ |
联盟链共识 | 100+ | 1000+ | 1s+ |
5.2. 长安链中的共识
长安链自v1.1.0开源版本起支持Solo,Raft,TBFT,Maxbft,DPoS 五种共识类型。五种共识对比如下:
共识类型 | 故障节点数为n(n>=0)时,网络中最少节点数 | 使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Solo | Solo只支持1个节点 | 主要用于测试及搭建demo |
Raft | 2n+1 | 联盟链中不需要考虑恶意节点,且需要性能较高的场景 |
TBFT | 3n+1 | 联盟链中需要考虑恶意节点的场景 |
Maxbft | 3n+1 | 联盟链中需要考虑恶意节点的场景 |
DPoS | 3n+1 | 公链、联盟链中存在大量参与方,又希望在考虑恶意节点情况下保持较高tps的场景 |
5.2.1. Solo
5.2.1.1. 算法简介
SOLO是单节点无共识投票过程的“共识算法”。
5.2.1.2. 算法用途
快速部署单节点运行,降低试用门槛;
供开发人员进行除网络和共识模块的全流程测试。
5.2.1.3. 如何使用算法
部署一个长安链节点,将链配置的共识算法进行如下修改,清除数据启动即可:
#共识配置
consensus:
# 共识类型(0-SOLO,1-TBFT,3-Maxbft,4-RAFT,10-POW)
type: 0
5.2.2. Raft
5.2.2.1. 算法简介
Raft算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非拜占庭容错类共识算法。 Raft算法主要依靠投票机制和日志复制机制来实现节点间的共识。节点通过投票选出一个leader,由leader负责处理所有请求,再将请求以日志的方式复制到其他节点。
5.2.2.2. 算法用途
不考虑恶意节点的多节点环境;
需要支持高TPS的环境。
5.2.2.3. 共识接口说明
Raft 实现了长安链的ConsensusEngine接口。 Start 方法用来初始化Raft内部状态及启动Raft实例。 Stop 方法用来停止Raft实例。
type ConsensusEngine interface {
// Init starts the consensus engine.
Start() error
// Stop stops the consensus engine.
Stop() error
}
5.2.2.4. Raft共识与核心引擎交互图
流程图如下:
5.2.2.5. 如何使用算法
Raft共识建议配置节点数为2n+1(n>=0),将链配置(参见配置模块,链配置章节)的共识算法进行如下修改,清除数据启动即可:
#共识配置
consensus:
# 共识类型(0-SOLO,1-TBFT,3-HOTSTUFF,4-RAFT,5-DPoS,10-POW)
type: 4
nodes:
- org_id: "wx-org1.chainmaker.org"
node_id:
- "QmcQHCuAXaFkbcsPUj7e37hXXfZ9DdN7bozseo5oX4qiC4"
- org_id: "wx-org2.chainmaker.org"
node_id:
- "QmeyNRs2DwWjcHTpcVHoUSaDAAif4VQZ2wQDQAUNDP33gH"
- org_id: "wx-org3.chainmaker.org"
node_id:
- "QmXf6mnQDBR9aHauRmViKzSuZgpumkn7x6rNxw1oqqRr45"
5.2.3. TBFT
5.2.3.1. 算法简述
TBFT 是一种拜占庭容错的共识算法,可以在拜占庭节点数小于总数1/3的情况下,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。 TBFT 的每轮共识可以分为5个步骤:
NewRound: 共识投票的准备阶段,会初始化共识相关状态;
Proposal: 提案阶段,leader节点会打包区块,并广播给follwer节点;
Prevote: 预投票阶段,follower节点在收到proposal并验证proposal合法后,广播自己的prevote投票到其他节点;
Precommit: 预提交阶段,节点收到 >2/3 针对proposal的prevote投票后,广播自己的precommit投票到其他节点;
Commit: 提交阶段,节点收到 >2/3 针对proposal的precommit投票后,提交proposal中的区块到账本。
其中共识投票是指其中的Proposal,Prevote,Precommit三个阶段。 阶段图示如下:
流程图如下:
5.2.3.2. 与PBFT的区别
TBFT基于Tendermint算法,与PBFT的最大区别在于:PBFT有一个固定的leader节点打包交易,当leader节点故障的时候会 使用view-change子协议更换leader;而在TBFT中,leader是轮换的,每提交n个块(可以配置)leader会轮换成下一个节点。 因此,TBFT比PBFT有更好的公平性。
5.2.3.3. 与msgbus交互流程
ProposaState
: TBFT发送给核心引擎本节点在当前高度是否是leader节点,核心引擎判断是否需要打包区块
Proposal
: 核心引擎打包区块并发送给TBFT
Verify
: 当本节点收到主节点发来的区块后,向核心引擎验证区块读写集等信息
VerifyResult
: 核心引擎返回给TBFT Verify的结果,当区块合法时,本节点将会投票给区块
Commit
: TBFT完成共识后,向核心引擎发送提交区块的信号,核心引擎提交区块到账本
BlockInfo
: 核心引擎告知TBFT已提交区块的高度等信息,TBFT进入下一个高度
5.2.3.4. 接口说明
TBFT 实现了长安链的ConsensusEngine
接口。
Start
方法用来初始化TBFT内部状态及启动TBFT实例。
Stop
方法用来停止TBFT实例。
type ConsensusEngine interface {
// Init starts the consensus engine.
Start() error
// Stop stops the consensus engine.
Stop() error
}
5.2.3.5. 数据结构
// TBFTMsgType defines different type message in tbft
enum TBFTMsgType {
propose = 0;
prevote = 1;
precommit = 2;
state = 3;
}
message TBFTMsg {
TBFTMsgType type = 1;
bytes msg = 2;
}
// Proposal defined a consesensus proposal which can
// be gossiped to other node and can be serilized
// for persistent store.
message Proposal {
string voter = 1;
int64 height = 2;
int32 round = 3;
int32 pol_round = 4;
Block block = 5;
EndorsementEntry endorsement = 6;
}
// VoteType represents the type of vote
enum VoteType {
VotePrevote = 0;
VotePrecommit = 1;
}
// Vote represents a tbft vote
message Vote {
VoteType type = 1;
string voter = 2;
int64 height = 3;
int32 round = 4;
bytes hash = 5;
EndorsementEntry endorsement = 6;
}
// Step represents the step in a round
enum Step {
NewHeight = 0;
NewRound = 1;
Propose = 2;
Prevote = 3;
PrevoteWait = 4;
Precommit = 5;
PrecommitWait = 6;
Commit = 7;
}
5.2.3.6. 配置参数
TBFT 可以通过在配置块中的ext_config
字段配置相关参数:
“TBFT_propose_timeout”: 提案的超时时间,如
10s
,1m
;“TBFT_propose_delta_timeout”: 每轮提案超时增加的时间,如
10s
,1m
;“TBFT_blocks_per_proposer”: 每个节点连续出块数,如
"3"
。
5.2.4. Maxbft
consensus-maxbft模块实现了流水线hotstuff共识,是一种优化后的三阶段bft算法,在拜占庭节点数小于总数1/3时,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,同时提供更加高效的运行效率;在如下方面进行了优化:
优化投票流程,使用星型网络减少网络通信量至O(n)
简化共识消息类型为 proposalMsg、voteMsg
liveness和safetyRules解耦,方便拓展实现
hotstuff是一种基于view的共识算法,每个view又称为level,每次进行level切换时,可以更新下一个level的proposer,且具有如下特性;
共识算法运转过程中,存在两个全局累加的变量:区块高度、共识level,指定高度的区块可能经历多轮共识才达成一致,当节点生成有效区块或当前共识level被投超时票后,共识level都会递增
流水线的hotstuff共识算法中,对当前共识level区块的投票会发送下一个共识level的proposer节点,由下一个level的proposer收集投票信息组成QC,包含在新生成的区块中
hotstuff共识算法为三阶段协议:prepareQC、precommitQC、commitQC
在流水线模式的实现中,当前区块的QC是由下一个view的leader节点收集,包含在下一个区块中;且由于每一阶段都是对指定消息的投票收集,因为对协议进行了如下优化
prepareQC:链上验证者集合对当前view提案的第一轮共识投票,包含在下一轮共识view+1的提案中,当节点收到view+1提案消息时,表示对view的第一轮共识达成
precommitQC/lockedQC:共识view的precommitQC是由view+1的prepareQC间接确认的,即当view+2的leader将验证者集合对view+1的共识投票包含在新提案中,其它节点收到view+2提案时,表示对view+1的prepareQC达成,对view的precommitQC达成
commitQC:与precommitQC的达成类似,view的commitQC是通过对view+2的prepareQC间接达成的;当节点收到view+3的提案时,表示链上验证集合对view的commitQC达成,此时会将view的提案在链上提交
因此流水线的hotstuff实现中,节点会缓存三个共识view(view、view+1、view+2)待提交的提案信息,直到收到view+3提案时,将view的提案进行提交
经过流水线hotstutff的共识优化,投票类型仅包含对于接收的proposal消息的投票或共识超时后的NewView消息投票
Maxbft 当前仅支持共识节点数 >= 4的场景,1)当创世节点数小于4时,节点无法成功启动;2)当链上共识节点数量动态减少时,导致链上节点数小于4的交易,执行失败。
名字解释
QC(quorum certificate):(n−f)个节点对指定proposal消息的签名投票集合。
TC(timeout quorum certificate):(n−f)个节点对共识view的超时消息的签名投票集合。
5.2.4.1. 模块设计
共识模块主要由几个组件组成,分别是:状态机chainedbftSMR
、安全服务SafetyRules
、活性服务Pacemaker
、信息同步syncManager
、定时器服务TimerService
,互相配合在ConsensusMaxBftImpl
中实现了Hotstuff协议。
chainedbftSMR:用来管理节点的状态,保存节点的投票、QC信息等
SafetyRules:验证节点接收的proposal消息的有效性
Pacemaker:共识活性服务,使用接收到的QC/TC信息,推进节点的共识状态
syncManager:在共识过程中,如果负责落后节点的信息同步,将其更新至最新链上最新状态
TimerService: 定时器服务,当共识切换或生成区块时,添加定时任务,执行超时监测
ConsensusMaxBftImpl:将各个模块组合起来,实现流水线hotstuff共识
5.2.4.2. 配置参数
MaxbftRoundTimeoutMill:共识view切换的基础超时时间
MaxbftRoundTimeoutIntervalMill:相同区块高度下,每次共识超时后增加的delta时间
5.2.5. DPoS
DPoS(Delegated Proof of Stake)委托权益证明共识算法,类似于公司董事会制度,在DPoS共识制度下,会选出一定数量的节点,来负责生成、验证区块。节点的选举根据节点质押的权益来进行,被选出来的节点代表其他所有的节点进行小范围共识出块。正常生产区块的节点可以获得额外的权益激励,但如果节点不履行生产区块的职责,或者作恶,会被剔除出去,并且依据事先设定的惩罚规则进行惩罚(如扣除质押的部分权益)。
DPoS共识是由DPoS委托质押算法、TBFT拜占庭共识算法组合实现的;DPoS委托质押算法负责节点的权益质押、验证人集合的选举、激励、惩罚这些操作,TBFT共识算法负责对Proposer生成的区块进行验证,保证大多数验证者节点对区块达成一致;
chainmaker【v1.2.0+版本】的DPoS共识实现是基于证书体系构建的,所以新节点准备参与共识过程时,除了DPoS共识自身所需的权益质押,还需要使用证书体系的管理机制(即:系统配置合约的操作),将新节点添加到网络中。
DPoS共识中,设置指定数量区块的区块构成一个世代,每个世代包含一批从候选人中依据质押的权益选举出来的验证者,作为世代的验证者集合,每个验证者轮流作为Proposer进行出块,其它不出块的验证者对Proposer生成的区块进行TBFT共识,保证大多数验证者对该区块达成一致,每个世代的最后一个区块选举下一个世代的验证者集合,并将选举结果写入区块以便其它验证者节点进行校验。因此在区块链上存在三种节点:普通节点、候选人节点、验证人节点;普通节点通过质押一定数量的权益资产,成为候选人节点,每个世代的最后一个区块,依据候选人质押的权益,选举一批节点作为下一个世代的验证者集合。
Note
【chainmaker v1.2.0】的DPoS共识仅支持levelDB存储引擎
【chainmaker v1.2.0】未实现区块激励、作恶惩罚,仅支持共识节点的增删、质押/解质押功能
5.2.5.1. 质押规则
普通节点通过质押权益成为候选人,具有如下的规则:
成为候选人的节点自身需要至少抵押该
stake.minSelfDelegation
数量的权益stake.minSelfDelegation
为链启动时配置的参数,候选人最少抵押的权益数量
任何人/组织都可以将权益委托质押给某个候选人,候选人质押的权益数量越多,被选为验证者的几率越大
所有质押的权益会被一直冻结,直到用户退出质押且在一段时间后
stake.completionUnbondingEpochNum
,所冻结的质押资产才会退还给用户stake.completionUnbondingEpochNum
为链启动时配置的参数,用户退出质押后,间隔几个世代再将用户的资产退还到相应的账户
用户的质押权益会转入stake合约的系统账户地址中,该系统账户地址是由合约名通过算法生成的
stakeAddress = base58(sha256(stakeContractName))
5.2.5.2. 验证人选举规则
每个世代会从候选人中选择一批验证者进行共识,为了在参考候选人质押资金的同时,也可以尽可能维护系统的公平性,设计了如下概率性选择算法,使所有候选人都有成为验证者的可能:
候选人的数量为M,选举的验证者集合的数量为N;依据候选人质押资金将其分为两个集合,质押资金topN的候选人为优先级集合,其余为普通集合
从优先级集合中选举N/2的节点作为验证者,剩余未被选中节点合并至普通集合,参与剩余的N/2个验证者的选举
5.2.5.3. 接口
type DPoS interface {
CreateDPoSRWSet(preBlkHash []byte, proposedBlock *consensuspb.ProposalBlock) error
VerifyConsensusArgs(block *common.Block, blockTxRwSet map[string]*common.TxRWSet) error
GetValidators() ([]string, error)
}
CreateDPoSRWSet
: 依据节点提案的区块和链上数据,生成DPoS共识的读写集,并将读写集添加至区块中VerifyConsensusArgs
: 验证区块中包含的DPoS读写集是否正确GetValidators
: 获取当前世代的验证者
5.2.5.4. 系统合约
DPoS共识使用了两个系统合约来分别处理、存储一些状态;使用ERC20系统合约,存储链上所有用户的资产,并处理权益的转移、增发等逻辑;使用Stake系统合约,存储共识中的质押、退出质押、世代(每个世代包含验证者集合、下一个世代的创建高度)等信息,并处理用户的质押、退出质押、关联NodeID逻辑;
注意:关联NodeID操作的原因,NodeID是由节点证书内包含的公钥生成的,用于表示节点在链上的身份,且验证者生成的区块是用该证书对应的私钥进行签名的,因此该私钥需要放置在运行节点的服务器上;为了保证用户质押资金的安全,使用了另一套证书来标示用户的身份,用户的资金存储在该证书内公钥生成的地址上,该证书可以离线存储,以保证资金的安全。
因此,节点质押资金成为候选人时,需要先在链上关联用户质押地址对应的NodeID。
5.2.5.5. 配置参数
consensus:
# 共识类型(0-SOLO,1-TBFT,3-HOTSTUFF,4-RAFT,5-DPoS,10-POW)
type: 5
dpos_config:
#ERC20合约配置
- key: erc20.total
value: "1250000000000000000000000"
- key: erc20.owner
value: "4WUXfiUpLkx7meaNu8TNS5rNM7YtZk6fkNWXihc54PbM"
- key: erc20.decimals
value: "18"
- key: erc20.account:SYSTEM_CONTRACT_DPOS_STAKE
value: "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"
- key: erc20.account:4QUXfiUpNmj7meaNu8TNS5rNM7YtZk6fkNWXihc589kN
value: "250000000000000000000000"
#Stake合约配置
- key: stake.minSelfDelegation
value: "25000000000000000000000"
- key: stake.epochValidatorNum
value: "4"
- key: stake.epochBlockNum
value: "10"
- key: stake.completionUnbondingEpochNum
value: "1"
- key: stake.candidate:4WUXfiUpLkx7meaNu8TNS5rNM7YtZk6fkNWXihc54PbM
value: "250000000000000000000000"
......
- key: stake.nodeID:4WUXfiUpLkx7meaNu8TNS5rNM7YtZk6fkNWXihc54PbM
value: "QmRmTtfm7w5KwVAJALLU23y9TyiCNTUiqVbcErfBqhenrh"
......
erc20.total
: ERC20合约发行权益的总量erc20.owner
: ERC20合约的管理员,拥有增发权益的权利erc20.decimals
: ERC20合约中权益的精度erc20.account:<addr>
: ERC20合约中创世块时每个账户所拥有的资金SYSTEM_CONTRACT_DPOS_STAKE
: 由于stake合约地址是由合约名通过sha256计算后base58编码得到的,为固定值;但base58的值可读、可写不便,容易配置出错,因此,对于stake合约的地址配置为合约名;链启动后可以通过该命令查询stake合约地址其它的账户的初始资金配置,使用用户的地址进行配置
stake.minSelfDelegation
: 候选人自身最少质押的权益数量stake.epochValidatorNum
: 每个世代验证者的数量stake.epochBlockNum
: 每个世代的区块数量stake.completionUnbondingEpochNum
:用户退出质押后间隔几个世代将资金退还给用户stake.candidate:<addr>
: 创世块时每个候选人质押的资金stake.nodeID
:创世块时每个候选人关联的NodeID
5.2.5.6. 节点管理
DPoS共识允许用户在链创世运行后,通过质押/解质押权益来动态的参与/退出区块链共识;用户通过质押、解质押参与共识的指引步骤见该章节: